首页 资讯 正文

善城有“范”丨魏塘三式“破壁”基层治理现代化

体育正文 172 0

善城有“范”丨魏塘三式“破壁”基层治理现代化

善城有“范”丨魏塘三式“破壁”基层治理现代化

潮(cháo)新闻 记者 顾雨婷 共享联盟·嘉善 汤雅青 洪瑾 沈晶 “我们家六楼顶上(lóudǐngshàng)天井盖子老化了,房顶漏水怎么办?”“哎呀,那户人家养(yǎng)了好多狗,叫起来受不了!”“我们小区有个墙角,好像(hǎoxiàng)堆了不少垃圾,能抽空去看看不?”…… 鸡毛蒜皮、家长里短、邻里摩擦,当居民们带着一个个问题找来,嘉善县魏塘街道(jiēdào)解放社区的(de)“香樟树”公约执约队,就又得忙起来(qǐlái)了(le)。这支由热心居民、网格员、党员志愿者成立起来的队伍,奔走在社区里,找问题、听民声,把社区公约执行落到了实处。 基层(jīcéng)是国家治理的(de)“神经末梢”,是感知民生冷暖的“毛细血管”,也(yě)是党和政府联系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,却不是一件易事。如(rú)魏塘街道,位于嘉善县城市河以北,下辖16个村(农村社区)、11个城市社区,是嘉善县城的主城区和老城区,基层治理,既有老小区扎堆、设施老旧等老问题,又(yòu)有新农村集聚后,熟人社会被打破后的监管难题(nántí),治理难度可想而知。 面对老问题、新矛盾,魏塘如何破壁?我们不妨在小处着眼,从一棵香樟树(zhāngshù)、一个(yígè)共富超市和一个全新社区的创新探路,来看看魏塘如何出招(chūzhāo),用三式“破壁”基层治理现代化。 一棵香樟树下 议出和谐新风(xīnfēng) 炎炎夏日,走进解放社区,只见一棵已年近“耄耋”的香樟树,仍苍翠有力地(dì)舒展着枝丫,树冠大如华盖,为居民们遮下一地阴凉(yīnliáng)。树下,一圈圆凳极为显眼。这里(zhèlǐ),是社区居民们议事的地方。 如今(rújīn),香樟树下议事,已成为居民们约定俗成(yuēdìngsúchéng)的习惯。这个习惯是怎么来的呢?这要从5年前说起。 解放社区(shèqū)位于(wèiyú)嘉善县城市中心区,是嘉善较早的城市商品房社区,最老的小区建设于八九十年代,老年人口、流动人口众多,被列入嘉善县融合型大(dà)社区。老小区越(yuè)多,社区在楼道乱堆放、车辆乱停放、飞线充电、噪音扰民等(děng)方面困扰就越多,楼道乱堆放、公共绿地毁结绿种菜等问题亦屡禁不止,影响了社区的居住环境和邻里和谐。 2020年,一纸《解放社区公约(gōngyuē)》吹来了(le)社区文明新风,倡导(chàngdǎo)社区居民们,“斜家桥,和风苑,解放邨里风气佳;棋为媒,歌交友,敬老爱幼笑开花(kāihuā)……”,朗朗上口的社区微公约,也在各小区口口相传起来。但仅整治单一问题,其实难以消除社区长期存在的复杂症结,一个问题在解决(jiějué)中,时常伴随新问题的出现(chūxiàn);一个问题解决了,可能又有新问题冒头。一块菜地如何恢复成绿地?小区进口的单行道拓宽后(hòu),又出现了乱停车现象怎么办?……如何在变化中应对层出不穷(céngchūbùqióng)的问题? 嘉善县魏塘街道解放社区的社区微公约。记者(jìzhě) 顾雨婷 摄 面对问题(wèntí)矛盾,急于求解的居民们,便聚到了社区(shèqū)办公楼旁的香樟树下,和社区干部(gànbù)一起就事论事讨论起来。众人的事,众人商量,小范围的议事,最终变为了制度固化(gùhuà)下来,香樟树下议事,成为居民们参与治理的重要渠道(qúdào)。截止目前,解放社区通过香樟树下议事这一平台,已引导鼓励居民解决飞线充电(chōngdiàn)、楼道杂物、绿化违种等社区问题735个。 随着议事成效显现,香(xiāng)樟树下参与议事的群体也(yě)从社区(shèqū)骨干(gǔgàn)(gǔgàn)、居民,拓展至业委会成员、物业、社会专业人士等,议事范围也从环境整治、矛盾纠纷化解,延伸至社区服务优化(yōuhuà)、文化建设等。2022年,解放社区成立了解放社区“香樟树”公约执约队,立足近40位热心公益的居民骨干,建立执约队队员库,开展每周不少于2次、每次不少于3人的公约执约活动。 一大早,裘国庆就动了起来,担任社区(shèqū)网格员(yuán)的他如今成为了执约队(zhíyuēduì)的队长,79岁的胡高法和78岁的唐传法是(shì)社区里的老居民,两人退休后一直热心社区事务,便与裘国庆、其他网格员一起组队,每周2次走访各个小区执约,每次一走就是一上午,两个小时至少(zhìshǎo)走一万步。 执约队走访中(zhōng)发现问题、搜集问题,能解决的现场解决,不能解决的,就送到香樟树下,大家一起议一议。“这两天热,咱们老年活动室里新装的空调(kōngtiáo)吹起来舒坦!”“上回(huí)咱们议的小区垃圾房也改造好了,今夏不怕有(yǒu)异味咯!”“咱们小区那片(nàpiàn)以前种菜的绿地,现在都种上花了,前两天开了,好看着呢!”……远远地,见证了社区变迁与发展的老樟树下,又(yòu)传来(chuánlái)居民们带着笑意的讨论声,与大树一样生机勃勃。 有事树下议,也可随时议。眼下,解放社区延伸了(le)议事(yìshì)场景,除了香樟树下,还新增了和风家园议事点、泗洲别墅议事点、东方(dōngfāng)名邸议事点等6处议事点,为居民议事提供场所。 一间幸福超市(chāoshì) 兑出和美生活 这两天,魏塘街道庄港社区(shèqū)党总支书记、居民委主任葛颖春忙得脚不沾地。“我们社区的‘幸福(xìngfú)家园积分超市(chāoshì)(chāoshì)’7月就要开了,居民们都盼着呢,筹备收尾可不能马虎!”原来,这个幸福超市背后,还连接着社区关于基层自治的一项新举措。 先来说说庄港社区。作为典型的(de)集聚(jíjù)型农村社区,庄港社区下辖(xiàxiá)了3个新农村小区,城中村属性鲜明。随之而来的,是(shì)两大治理难题。其一,社区集体经济面临新增收入有限,支出结构固化,资源配置矛盾加剧等(děng)问题。以保洁为例,2024年该项支出占比高达47.87%,亟须节支降本。其二,社区民生痛点难解,出租房消防隐患、飞线乱象等问题长期存在,加之居民们(men)自农村拆迁安置后,归属感减弱,社区活动参与度不高,自治活力(huólì)不足。 正在筹备中的庄港社区幸福家园积分(jīfēn)超市。共享联盟·嘉善 供图 基层治理困难重重,如何破题(pòtí)?今年4月28日,庄港社区(shèqū)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居民代表大会,会上通过了“房院三包”积分(jīfēn)制度,涉及卫生、绿化、消防、平安、秩序五个方面,以赋分(fùfēn)形式(xíngshì)细化考核。制度明确,只要社区居民落实“包卫生、包安全、包秩序”责任即可获得积分,凭积分可在超市兑换商品(shāngpǐn),惠及社区的2050名在册户籍人员。 小积分(jīfēn)如何玩转大(dà)治理?根据规定,社区居民每人每月最高可获10分,积分按户籍人数累计,1分等于1元。计分工作开展时,社区两委班子成员、社区干部(gànbù)、网格(wǎnggé)员组成的(de)计分小组将每月上门两次,首次上门重点发现问题和记录问题,二次上门则将根据居民的整改情况进行打分(dǎfēn)。最终居民所得积分可在“幸福家园积分超市”兑换130余种生活用品。 令人意想不到的(de)是,居民们十分支持,这项制度在居民代表大会上,全票(quánpiào)通过。“我们(wǒmen)家全力支持,以后环境整洁了,还能积分换(jīfēnhuàn)物,这是(zhèshì)双赢啊!”庄港社区居民孟卫芳高兴地说,“争取不扣分,多多逛超市。”她家的自建房坐落于茅草园小区,其中有7间房间出租,租客流动性大,平时管理难,但眼下她信心十足。 共享联盟·嘉善 供图(gōngtú) “其实不止双赢,是三赢。” 葛颖春说,制度(zhìdù)实行(shíxíng),能激励居民形成自治习惯,营造全员自治氛围,而社区(shèqū)也能得到实惠。葛颖春算了一笔账:社区原先的保洁、保序工作就可以简化,相关第三方支出费用(zhīchūfèiyòng)可缩减将(jiāng)近一半,社区就可以将这部分费用投资到有“造血功能”的项目(xiàngmù)中,让“钱生钱”,盘活经济账,用于社区公共服务支出,反哺居民。 一间幸福超市,激活“全域自治(zìzhì)”热情(rèqíng)。眼下,庄港社区拟将村建(cūnjiàn)道路保洁工作分区承包给居民,逐步扩大自治范围,同时探索积分超市对外开放,设置会员与非会员差价,鼓励新居民主动登记(dēngjì)信息成为新增会员,和社区居民一起参与安全知识比赛、落实“房院三包”治理,共享(gòngxiǎng)社区相关福利。 积分应用的场景也可以再拓展,如(rú)从实物兑换向新居民(jūmín)服务、荣誉表彰、居民代表推选等转变,激发新居民从“旁观者”变为“主力军(zhǔlìjūn)”,提升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。 一个(yígè)全新社区 探路共富增收 捻起一枚(yīméi)面包扣,对准线控,再将配件卡入固定位置……近日,魏塘街道和新社区(shèqū)(筹)“善一家”共富工坊开班,63岁的(de)(de)居民金杏珍,在培训讲师邱雅芳的指导下,认真(rènzhēn)学起了钮扣加工技能。与金杏珍一同认真听讲的,还有社区里的60多位居民,现场座无虚席,人人都认真记录着零工技能要点。 这是魏塘街道发挥党建聚合资源要素优势,拓宽居民增收渠道的(de)一处小注脚。通过搭建“小而美(xiǎoérměi)”的共富平台,让再就业群体在家门口实现“挣钱顾家两不误”,在魏塘越来(lái)越普遍。拿和新社区(筹)来说,这个尚在筹建中的全新(quánxīn)社区,早早就考虑起了居民增收的问题来。 共享(gòngxiǎng)联盟·嘉善 供图 “我们社区(shèqū)下辖5个新小区,居民大多(dàduō)是通过农房集聚搬迁而来的。” 和(hé)新社区(筹)筹备组组长邱伟丰说(shuō),他们社区集聚了附近14个村社的搬迁安置村民,辖区常住人口约3008人,其中60岁以上(yǐshàng)老人约1200人,居民大部分来自长秀村、三里桥村、梁桥村、庄港社区、南北暑村这5个村社。 离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,村民(cūnmín)变成了农民,不少居民(jūmín)便少了收入来源,大家都想就近打打零工,增加些收入。哪些零工合适居民就近就业?零工技能培训哪里能开展?居民们有什么想法(xiǎngfǎ)、看法? 社区迅速组织了一场“善一家”邻里(línlǐ)议事会(yìshìhuì),向内精准摸需求,居民们参与商议,最终社区开出“善一家”共富工坊,推出了“我出技能 你来点单”共享技能项目,由社区出面与邻村及周边企业对接招工(zhāogōng)需求,为辖区居民提供零门槛、易(yì)操作的零工岗位。工坊拿出了一份培训(péixùn)的“课程菜单”,由居民投票决定培训内容,再通过强化群众(qúnzhòng)参与协同,提前排摸梳理,由社区链接嘉善县总工会课程资源,开展“群众点单—组织接单—服务(fúwù)交单”的闭环培训。 共享联盟·嘉善 供图(gōngtú) 依托共富工坊平台,和新社区(筹)还召集党员带头组建一支“共富妈妈岗”再就业队伍,根据年龄、工作经验、技能特长划分(huàfēn)队伍,不定期到街道组织的共富集市(shì)上(shàng)摆摊。“我的小番茄半个小时就卖完了!”和新社区(筹)“共富妈妈岗”再就业队伍成员金丽华说(shuō),社区与周边村社联动,定期开办共富市集,售卖手工美食、工艺品、特色农产品等,只要一开市,她指定去摆摊。金杏珍也(yě)加入了队伍,还带动了七八个(qībāgè)老姐妹,一起接零工单做钮扣(niǔkòu),每人每月最多可(kě)增收近1000元。 在魏塘,上(shàng)“学堂”培训,学习职业技能的人越来越多。目前,街道联动县级部门、企业、学校在各地村社等(děng)开展“共富学堂”,对接中医养生、面点制作等30种(zhǒng)公益培训课,街道的西门社区、浒弄社区、中寒(zhōnghán)圩村等村社累计培训200余人次。 致富增收的群体也在不断扩大。如魏塘(wèitáng)街道香山社区“香里乡亲”共富工坊也通过村(cūn)企合作,助推居民与企业签约成为“居家工人”,以计件(jìjiàn)方式承接订单,满足退休老人、残疾人等群体就业需求。今年以来,街道村社区累计吸引再(zài)就业110余个,人均年增收预计超过(chāoguò)7000元。 共富的故事还在继续。“用好‘千万工程’经验,发挥党建引领(yǐnlǐng)作用,建立健全群众增收(zēngshōu)平台机制,扩大带富创富致富效应。” 魏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(biǎoshì),以基层治理为切口,魏塘将进一步带动居民(jūmín)口袋鼓起、精神富、生活美。
善城有“范”丨魏塘三式“破壁”基层治理现代化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